西部球队为何开启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时间:2025-07-17 03:44:49 欧冠直播重播 我要投稿
西部球队为何开启中锋竞赛?西部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数说勇士发表在勇士专区 warriors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讨论NBA的新趋势——屯中锋,休赛期至今除了特纳被雄鹿挖走的球队新闻引爆市场外、其他的为何今晚中超录像签约几乎没有引发大量的讨论热度,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开启劳资协议下没有球队想要超过第二土豪线、而队内核心拿的中锋薪资比例越来越高,导致非核心球员市场非常低迷,竞赛局以至于像吉迪、勇士格莱姆斯、西部小托马斯这样上赛季打出好数据的球队自由球员依然无人问津。

西部球队为何开启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但是为何在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锋市场却异常火爆,开启切特顶薪续约,中锋波尔特尔溢价续约,竞赛局里德、勇士亚当斯、西部大洛、JJJ、哈福德、科内特等球员纷纷拿到了大合同,为数不多的交易新闻也很多与中锋有关。如上图所示,下赛季构成主要季后赛竞争的10只西部球队中,除勇士外在这个休赛期都有中锋上的新合同续约或交易引援,包括火箭、快船、独行侠、马刺4只球队更是屯了3个能稳定进入轮换的中锋。那么为何目前联盟特别是西部各球队开启了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呢?今天的文章与大家详细分享:

西部球队为何开启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西部球队为何开启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一.西部球队的中锋竞赛根源在于超级后卫的整体没落

中锋的崛起和没落与后卫球员的整体实力高度挂钩,1、5号位作为球场上身高差距最大的两个位置,存在着极强的共生和互克关系,小后卫能依靠挡拆点名到中锋,用速度和投射优势给与惩罚;但当后卫无法顺利针对到中锋时,锋线和内线球员又很难攻破大中锋们的护框威慑力,所以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后卫强则大中锋没落、后卫弱则大中锋崛起

上表是每个赛季身高211以上的中锋球员被球队选中并进入轮换的人数,可以看到在库里刚夺冠的15赛季NBA的理解还是选大中锋,但当库里、哈登、利拉德等超级后卫们用惊艳的表现将大中锋们军训完一遍后,整个联盟对大中锋的需求骤降,从17赛季到23赛季每年的新秀里只有最多3个211以上大中锋能被选中并进入轮换,反而是有出色运动能力的小个中锋成为了选秀市场的香饽饽。但这种情况在上一年的选秀中开始逆转,25赛季有多达6名211以上中锋被选中并进入轮换,这赛季刚结束的今晚中超录像选秀大会同样延续了这一趋势,包括杨瀚森以意想不到的16顺位被提前拿下正是反映出大中锋重新回归到了NBA舞台

上表是15-25赛季中季后赛真实回合占有率+真实命中率综合排名前10的球员名单(去除掉了统计学上为异常值的20赛季季后赛),可以看到15-18赛季的后卫盛世里季后赛前10的核心球员里有7个都是传统后卫、依靠出色的传控、速度或投射优势来为球队开发进攻创造机会,其中多次上榜的是库里、哈登、保罗、利拉德等超级后卫。

但伴随着勇士王朝1.0版本的结束、21赛季开始超级后卫们日渐式微,21和22赛季尚有保罗和库里分别带队打进总决赛,23赛季开始季后赛的进攻端主角更多像锋线、内线和大体型后卫球员倾斜,新生代的后卫佼佼者布克、布伦森、米切尔等虽实力出众但离MVP级别相距甚远;哈利伯顿这赛季差一点拿到了总冠军、似乎让后卫核心们看到了一点希望,但最后一战的重伤又再次将希望之火扑灭,顶级后卫的日益稀少为中锋崛起搭建了舞台

中锋崛起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是“被后卫点名”,于是我统计了25赛季常规赛或季后赛中进攻端对位中锋时能打出更高效率的球员名单,参照物是常规赛真实命中率58.1%、季后赛真实命中率56.3%,这两个数是所有球队的真实命中率中位数值,最后发现真正能高效率点名中锋的核心球员只有上面9名,而他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本赛季的哈登依然展现出前MVP的风采,季后赛面对中锋防守时轰出了67.5%的真实命中率,且季后赛对位中锋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赛,这说明球队在季后赛中会更注重为哈登创造点名中锋的机会,而这赛季的哈登显然完成的很棒。哈登点名中锋的方式主要靠高产的持球三分+出色的传球视野,再加上本赛季快船的进攻资源相当丰富,强化了登哥的点名效果。

爱德华兹无论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在点名到中锋时都打出了非常出色的真实命中率,这主要得益于他本赛季进步显著的持球投三分。但他的问题在于对位到中锋位置的比例实在太少,季后赛时更是锐减到3.5%,这说明森林狼并没有特意为他创造点名中锋的机会,这也与狼队严重缺乏顶级组织球员有关,康利的老去对球队的影响很大。

库里是榜单中季后赛结合点名中锋产量和真实命中率最好的球员,作为让传统中锋消失的始作俑者,面对火箭拳拳到肉的防守、库里依然展现出了极高的点名中锋完成度,且对位中锋的时长由常规赛的6.6%大幅提升至季后赛的11.4%。一方面火箭几乎48分钟都会摆中锋在场,另一方面勇士到了季后赛也非常注重发挥库里打中锋的优势,利用多射手战术破解了火箭的错位防守,时至今日09双雄依然是针对大中锋最强的球员

而09双雄目前最好的接班人当属哈利伯顿了,本赛季常规赛哈利对位中锋时打出了62.7%的真实命中率,他最大的武器是精准且高产的持球三分。到了季后赛他针对中锋的比例增加(7.3%到11.2%),真实命中率也基本维持在了60%的高水准,再加上他出色的传控水平,希望大伤复出后他依然能回到之前的状态吧。

再往下亚历山大和莫兰特更多是凭借速度和脚步优势,靠突破攻框和造犯规去点名中锋,但莫兰特自身实力下滑、亚历山大并不刻意追求与中锋对位,整体的产效结合一般,这也与球队缺乏顶级控卫有关。

除哈利伯顿外,东契奇和特雷杨也是中生代球员里点名中锋效果极佳的两位,77点中锋虽无速度优势,但凭借可靠的持球三分和出色的传控可让大多数中锋难堪;而特雷杨的速度和极强的持球挡拆发动进攻能力同样曾在季后赛舞台展现光芒。

总的来说,目前NBA里能靠点名中锋打出战略价值的只剩下逐渐老去的09双雄、大伤的哈利、东契奇、特雷杨以及需要有好控卫辅助的亚历山大与爱德华兹。再加上新生代球员里极度缺乏传控+投射结合得很好的后卫球员,大中锋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史诗级提升

除了超级后卫的没落外,锋线和内线核心的崛起也是大中锋复兴的重要因素。上图是季后赛级别球队核心球员的位置分布,锋线和内线核心的数量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25赛季仍处于新秀合同期的球员中有4个锋线、两个中锋但只有一个高个子后卫。当球队的进攻核心由后卫向锋线和内线日益倾斜时,能够对位他们的运动型锋线和大体型内线自然成为了各支球队的哄抢目标。而7个内线核心里有5个都在西部,因此西部球队屯中锋的欲望更加强烈。

总结:休赛期各球队疯狂屯中锋的核心原因在于联盟的超级后卫日益没落,能在对位中锋时打出战略价值的仅剩09双雄、哈利、东契奇、特雷杨、莫兰特等少数球员,新生代后卫中兼具顶级传控和投射的球员几乎绝迹,这让大中锋们的生存空间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生代锋线和内线球员成为球队核心,为了在防守端能对上位,运动能力出色的大体型锋线和大中锋日益成为球队的必需品。特别是有多个内线核心的背景下,西部球队对中锋的需求更加强烈,火箭双塔的崛起更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屯中锋的意识

二.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休赛季至今,西部有竞争力的10只球队9只都完成了中锋的续约或补充,唯独勇士不仅没有新援还损失了鲁尼,这也加深了球迷们对勇士阵容的担忧。但是NBA数年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取得成功的球队向来靠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以我为主”,靠模仿别人建队很难成功、唯有围绕发挥核心球员特长来建队才能真正成功,掘金的“重攻轻守”、绿军的“无控卫”、雷霆的“多后卫小阵容防守搏命”看上去都不是标准现代化路线,反而取得了最终胜利。

对于勇士而言,跟着别的队玩大阵容很难走通,因为多年来没有玩大阵容的基础和配置,现在才开始学无疑是“扬短避长”,相反在大中锋崛起的版本下,勇士依然拥有打击大中锋的战略核武器——库里。在其他季后赛球队越来越依赖中锋、不会在被针对时轻易撤下的背景下,围绕库里打造一套能稳定点名到对手大中锋的阵容是勇士的最佳策略这也是与火箭季后赛大战中给我们的启示:

上表是勇士季后赛对阵火箭G3、G4、G7以及对阵森林狼G1时赢分较多且进攻效率出色的几套阵容。可以看到在面对48分钟都有足尺寸中锋在场的火箭和森林狼时,勇士围绕库里+希尔德+波杰/波斯特构筑的3射手(其中2个战术射手)阵容在进攻端是非常有效果的。特别是在巴特勒缺席的G3中,勇士在第二节中期落后十几分的情况下,开始大量启用3射手、4射手阵并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效果。上述阵容的构建逻辑为除库里外另外四人都有与库里配合打战术的能力,这使得对手的中锋无所遁形,不管对位谁都能被库里找到,而在G4火箭试图用联防保护中锋,又会遭遇难以保护后场板及必然漏很多大空位三分的问题;G7勇士用相似逻辑最终赢下抢7逃出升天。

那么问题来了,这套阵容逻辑如此好用,为何G5、G6勇士不用了呢?根源在于上述阵容在防守端不太可靠。希尔德和波斯特在防守端容易被针对,配合G5G6范弗利特的手感爆炸,导致勇士教练组不得不弃攻重守、放弃投射和空间去强化防守端,反而顾此失彼。好在G7小佩顿突然生病缺席,教练组终于孤注一掷回归正确路线,勇士最终赢下了系列赛。

综合勇士的季后赛内容及西部各季后赛球队对中锋球员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个人认为勇士在阵容构建上可以遵循下列方向:

1.进攻端围绕库里搭建每个人都能协助库里点名中锋的阵容,潜在补强的球员不能只会单功能的投定点、需要至少有合格的传导球能力;

2.新补强的首发或轮换球员在防守端是相对可靠的,不能让教练组因防守问题而弃用他们、转而去重用防守好的进攻黑洞;

1+2本质上是邓利维在休赛期新闻发布会里提出的“连接者(connector)”概念,邓利维对连接者的解释是“进攻端能投篮、传球、控球、阅读比赛;防守端能防守、能顶住对抗。不能引进进攻端神射手却不能防守的球员”。结合上面的分析这会是勇士休赛期的补强重点。

3.从防守对位的角度看,需要补充一个能顶住对手大中锋的球员+一个能对位大体型4号位(如兰德尔、戈登等)的球员

西部目前掘金、快船、火箭(申京打4)、森林狼和独行侠5队的4、5号位都是大体型球员,勇士在对阵森林狼的季后赛中暴露出巴特勒对位强壮4号位时的难题,所以需要一个四号位的足尺寸保镖。库明加原本能承担该角色,但他是否能端正防守态度不得而知,如果离队需要补上这个定位空缺。而5号位引援在防守端主要是在常规赛和部分季后赛时段帮追梦扛一下大中锋,关键局追梦打5的效果通常是更好的。

所以尽管西部各球队都在屯中锋,但个人认为这反而对拥有军训中锋核武器的勇士而言是利好消息,竞争对手的中锋越不可替代就能有越多的时间在进攻端针对他。勇士在首次夺冠到建立王朝的路上一直遭到竞争对手们的研究和针对,特别是18火箭的无限换防理念一度成为了西部球队的标配。如今枷锁正逐渐解开,而库里也在今年季后赛中再次证明对中锋的威慑力,下赛季的西部王位争夺战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讨论NBA的新趋势——屯中锋,休赛期至今除了特纳被雄鹿挖走的新闻引爆市场外、其他的签约几乎没有引发大量的讨论热度,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劳资协议下没有球队想要超过第二土豪线、而队内核心拿的薪资比例越来越高,导致非核心球员市场非常低迷,以至于像吉迪、格莱姆斯、小托马斯这样上赛季打出好数据的自由球员依然无人问津。

但是在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中锋市场却异常火爆,切特顶薪续约,波尔特尔溢价续约,里德、亚当斯、大洛、JJJ、哈福德、科内特等球员纷纷拿到了大合同,为数不多的交易新闻也很多与中锋有关。如上图所示,下赛季构成主要季后赛竞争的10只西部球队中,除勇士外在这个休赛期都有中锋上的新合同续约或交易引援,包括火箭、快船、独行侠、马刺4只球队更是屯了3个能稳定进入轮换的中锋。那么为何目前联盟特别是西部各球队开启了中锋竞赛?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呢?今天的文章与大家详细分享:

一.西部球队的中锋竞赛根源在于超级后卫的整体没落

中锋的崛起和没落与后卫球员的整体实力高度挂钩,1、5号位作为球场上身高差距最大的两个位置,存在着极强的共生和互克关系,小后卫能依靠挡拆点名到中锋,用速度和投射优势给与惩罚;但当后卫无法顺利针对到中锋时,锋线和内线球员又很难攻破大中锋们的护框威慑力,所以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后卫强则大中锋没落、后卫弱则大中锋崛起

上表是每个赛季身高211以上的中锋球员被球队选中并进入轮换的人数,可以看到在库里刚夺冠的15赛季NBA的理解还是选大中锋,但当库里、哈登、利拉德等超级后卫们用惊艳的表现将大中锋们军训完一遍后,整个联盟对大中锋的需求骤降,从17赛季到23赛季每年的新秀里只有最多3个211以上大中锋能被选中并进入轮换,反而是有出色运动能力的小个中锋成为了选秀市场的香饽饽。但这种情况在上一年的选秀中开始逆转,25赛季有多达6名211以上中锋被选中并进入轮换,这赛季刚结束的选秀大会同样延续了这一趋势,包括杨瀚森以意想不到的16顺位被提前拿下正是反映出大中锋重新回归到了NBA舞台

上表是15-25赛季中季后赛真实回合占有率+真实命中率综合排名前10的球员名单(去除掉了统计学上为异常值的20赛季季后赛),可以看到15-18赛季的后卫盛世里季后赛前10的核心球员里有7个都是传统后卫、依靠出色的传控、速度或投射优势来为球队开发进攻创造机会,其中多次上榜的是库里、哈登、保罗、利拉德等超级后卫。

但伴随着勇士王朝1.0版本的结束、21赛季开始超级后卫们日渐式微,21和22赛季尚有保罗和库里分别带队打进总决赛,23赛季开始季后赛的进攻端主角更多像锋线、内线和大体型后卫球员倾斜,新生代的后卫佼佼者布克、布伦森、米切尔等虽实力出众但离MVP级别相距甚远;哈利伯顿这赛季差一点拿到了总冠军、似乎让后卫核心们看到了一点希望,但最后一战的重伤又再次将希望之火扑灭,顶级后卫的日益稀少为中锋崛起搭建了舞台

中锋崛起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是“被后卫点名”,于是我统计了25赛季常规赛或季后赛中进攻端对位中锋时能打出更高效率的球员名单,参照物是常规赛真实命中率58.1%、季后赛真实命中率56.3%,这两个数是所有球队的真实命中率中位数值,最后发现真正能高效率点名中锋的核心球员只有上面9名,而他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本赛季的哈登依然展现出前MVP的风采,季后赛面对中锋防守时轰出了67.5%的真实命中率,且季后赛对位中锋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赛,这说明球队在季后赛中会更注重为哈登创造点名中锋的机会,而这赛季的哈登显然完成的很棒。哈登点名中锋的方式主要靠高产的持球三分+出色的传球视野,再加上本赛季快船的进攻资源相当丰富,强化了登哥的点名效果。

爱德华兹无论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在点名到中锋时都打出了非常出色的真实命中率,这主要得益于他本赛季进步显著的持球投三分。但他的问题在于对位到中锋位置的比例实在太少,季后赛时更是锐减到3.5%,这说明森林狼并没有特意为他创造点名中锋的机会,这也与狼队严重缺乏顶级组织球员有关,康利的老去对球队的影响很大。

库里是榜单中季后赛结合点名中锋产量和真实命中率最好的球员,作为让传统中锋消失的始作俑者,面对火箭拳拳到肉的防守、库里依然展现出了极高的点名中锋完成度,且对位中锋的时长由常规赛的6.6%大幅提升至季后赛的11.4%。一方面火箭几乎48分钟都会摆中锋在场,另一方面勇士到了季后赛也非常注重发挥库里打中锋的优势,利用多射手战术破解了火箭的错位防守,时至今日09双雄依然是针对大中锋最强的球员

而09双雄目前最好的接班人当属哈利伯顿了,本赛季常规赛哈利对位中锋时打出了62.7%的真实命中率,他最大的武器是精准且高产的持球三分。到了季后赛他针对中锋的比例增加(7.3%到11.2%),真实命中率也基本维持在了60%的高水准,再加上他出色的传控水平,希望大伤复出后他依然能回到之前的状态吧。

再往下亚历山大和莫兰特更多是凭借速度和脚步优势,靠突破攻框和造犯规去点名中锋,但莫兰特自身实力下滑、亚历山大并不刻意追求与中锋对位,整体的产效结合一般,这也与球队缺乏顶级控卫有关。

除哈利伯顿外,东契奇和特雷杨也是中生代球员里点名中锋效果极佳的两位,77点中锋虽无速度优势,但凭借可靠的持球三分和出色的传控可让大多数中锋难堪;而特雷杨的速度和极强的持球挡拆发动进攻能力同样曾在季后赛舞台展现光芒。

总的来说,目前NBA里能靠点名中锋打出战略价值的只剩下逐渐老去的09双雄、大伤的哈利、东契奇、特雷杨以及需要有好控卫辅助的亚历山大与爱德华兹。再加上新生代球员里极度缺乏传控+投射结合得很好的后卫球员,大中锋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史诗级提升

除了超级后卫的没落外,锋线和内线核心的崛起也是大中锋复兴的重要因素。上图是季后赛级别球队核心球员的位置分布,锋线和内线核心的数量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25赛季仍处于新秀合同期的球员中有4个锋线、两个中锋但只有一个高个子后卫。当球队的进攻核心由后卫向锋线和内线日益倾斜时,能够对位他们的运动型锋线和大体型内线自然成为了各支球队的哄抢目标。而7个内线核心里有5个都在西部,因此西部球队屯中锋的欲望更加强烈。

总结:休赛期各球队疯狂屯中锋的核心原因在于联盟的超级后卫日益没落,能在对位中锋时打出战略价值的仅剩09双雄、哈利、东契奇、特雷杨、莫兰特等少数球员,新生代后卫中兼具顶级传控和投射的球员几乎绝迹,这让大中锋们的生存空间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生代锋线和内线球员成为球队核心,为了在防守端能对上位,运动能力出色的大体型锋线和大中锋日益成为球队的必需品。特别是有多个内线核心的背景下,西部球队对中锋的需求更加强烈,火箭双塔的崛起更进一步加强了西部屯中锋的意识

二.勇士的破局之策是什么?

休赛季至今,西部有竞争力的10只球队9只都完成了中锋的续约或补充,唯独勇士不仅没有新援还损失了鲁尼,这也加深了球迷们对勇士阵容的担忧。但是NBA数年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取得成功的球队向来靠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以我为主”,靠模仿别人建队很难成功、唯有围绕发挥核心球员特长来建队才能真正成功,掘金的“重攻轻守”、绿军的“无控卫”、雷霆的“多后卫小阵容防守搏命”看上去都不是标准现代化路线,反而取得了最终胜利。

对于勇士而言,跟着别的队玩大阵容很难走通,因为多年来没有玩大阵容的基础和配置,现在才开始学无疑是“扬短避长”,相反在大中锋崛起的版本下,勇士依然拥有打击大中锋的战略核武器——库里。在其他季后赛球队越来越依赖中锋、不会在被针对时轻易撤下的背景下,围绕库里打造一套能稳定点名到对手大中锋的阵容是勇士的最佳策略这也是与火箭季后赛大战中给我们的启示:

上表是勇士季后赛对阵火箭G3、G4、G7以及对阵森林狼G1时赢分较多且进攻效率出色的几套阵容。可以看到在面对48分钟都有足尺寸中锋在场的火箭和森林狼时,勇士围绕库里+希尔德+波杰/波斯特构筑的3射手(其中2个战术射手)阵容在进攻端是非常有效果的。特别是在巴特勒缺席的G3中,勇士在第二节中期落后十几分的情况下,开始大量启用3射手、4射手阵并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效果。上述阵容的构建逻辑为除库里外另外四人都有与库里配合打战术的能力,这使得对手的中锋无所遁形,不管对位谁都能被库里找到,而在G4火箭试图用联防保护中锋,又会遭遇难以保护后场板及必然漏很多大空位三分的问题;G7勇士用相似逻辑最终赢下抢7逃出升天。

那么问题来了,这套阵容逻辑如此好用,为何G5、G6勇士不用了呢?根源在于上述阵容在防守端不太可靠。希尔德和波斯特在防守端容易被针对,配合G5G6范弗利特的手感爆炸,导致勇士教练组不得不弃攻重守、放弃投射和空间去强化防守端,反而顾此失彼。好在G7小佩顿突然生病缺席,教练组终于孤注一掷回归正确路线,勇士最终赢下了系列赛。

综合勇士的季后赛内容及西部各季后赛球队对中锋球员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个人认为勇士在阵容构建上可以遵循下列方向:

1.进攻端围绕库里搭建每个人都能协助库里点名中锋的阵容,潜在补强的球员不能只会单功能的投定点、需要至少有合格的传导球能力;

2.新补强的首发或轮换球员在防守端是相对可靠的,不能让教练组因防守问题而弃用他们、转而去重用防守好的进攻黑洞;

1+2本质上是邓利维在休赛期新闻发布会里提出的“连接者(connector)”概念,邓利维对连接者的解释是“进攻端能投篮、传球、控球、阅读比赛;防守端能防守、能顶住对抗。不能引进进攻端神射手却不能防守的球员”。结合上面的分析这会是勇士休赛期的补强重点。

3.从防守对位的角度看,需要补充一个能顶住对手大中锋的球员+一个能对位大体型4号位(如兰德尔、戈登等)的球员

西部目前掘金、快船、火箭(申京打4)、森林狼和独行侠5队的4、5号位都是大体型球员,勇士在对阵森林狼的季后赛中暴露出巴特勒对位强壮4号位时的难题,所以需要一个四号位的足尺寸保镖。库明加原本能承担该角色,但他是否能端正防守态度不得而知,如果离队需要补上这个定位空缺。而5号位引援在防守端主要是在常规赛和部分季后赛时段帮追梦扛一下大中锋,关键局追梦打5的效果通常是更好的。

所以尽管西部各球队都在屯中锋,但个人认为这反而对拥有军训中锋核武器的勇士而言是利好消息,竞争对手的中锋越不可替代就能有越多的时间在进攻端针对他。勇士在首次夺冠到建立王朝的路上一直遭到竞争对手们的研究和针对,特别是18火箭的无限换防理念一度成为了西部球队的标配。如今枷锁正逐渐解开,而库里也在今年季后赛中再次证明对中锋的威慑力,下赛季的西部王位争夺战我们拭目以待~